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2064(2017)07-0212-01
大家都知道,伴随我省经济的不断进步,政府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一直都非常看重,虽然在员工的不断努力下小有收获,但仍有不少问题亟需解决。自从开始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后,我省有关部门对当下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及部署,期望可以结合城乡增减挂钩政策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好、更快进步。
1 我省新农村建设的近况
1.1 贵州农村近况
我省是全国唯一没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尤其是一些贫困村落,居住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距城镇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地质灾害多发,很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经济进步。
1.2 新农村建设的布局与需要
我省在新农村的建设与整体的布局上,都需要符合政策的规定和城乡的进步,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节奏。并且在实质的操作中,从事职员需要以集约、节省用地作为进步基础,并依据新农村的进步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以此防止一些麻烦,如建设用地与林业、农耕用地等问题,确保农村的每一块土地都可以得到全方位合理借助,进而提升我省土地用率[1]。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和模式
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国内是在2004年提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其实质就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最大程度降低土地的浪费,并确保农村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可以相互平衡,一同进步。在新农村建设时之所以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其缘由是农村建设用地浪费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推行是对新农村的进步建设一个新篇章,有效解决农村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而提升土地用率。
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模式
就现在的农村的进步近况而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共有三种模式:一是全村定居型,就是将分散的住宅合并成一个村庄,并将它定位在中心地方,主要针对于小型聚落的农村;二是城郊合并型,就是将县城的居民、主干路与城市周围的居民进行?y一管理,主要针对于发达的农村;三是拆旧建新模式,就是将无人居住与年久失修房子拆掉,并建造新的居民用地[2]。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1 改变了农民居住环境的水平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有效改变了农民居住环境的水平。在我省经济进步的需要下,特别是要重视选择建设的地址,不但要连接交通的主干道,还要防止影响到周围耕地的借助,确保新农村的建设用地、农民的耕地、与其它用地都可以有序的分布开来,并同步规划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华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新农村的进步建设,进而提升农民居住环境的水平。
3.2 促进地方产业的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促进地方产业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可以对建设用地进行科学的分配,并且使用集约化的方法用土地,确保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最大有哪些用途[3]。我省在推行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坚持以岗定迁,以产促搬,依据可就业职位,可脱贫产业合理确定安置点容量和安置点建设规模,确保群众搬迁后有业可就,有事可做。
3.3 积极推进拆旧复绿工作
我省在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同时编制宅基地复垦复绿计划书,统筹组织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复绿,重视迁出地土地开发和生态修复,引导和鼓励搬迁农户流转土地,并结合农业开发,退耕还林与产业扶贫政策,对原有土地集中开发借助,种植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经果林、中药材、茶叶等作物,最大程度地降低土地的浪费、增加农民的收入,达成农户增收和生态恢复双赢。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了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要紧催化剂,不但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建新拆旧,优化了农村建设用地结构,解决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促进土地节省集约化借助,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进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缓解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扎实推进我省大扶贫策略具备十分要紧的意义。